javascript:; 粤港共研电动巴士产业化 料来年进军港市场-国内新闻-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粤港共研电动巴士产业化 料来年进军港市场

 

粤港合作开发新型轻量化纯电动中巴进入产业化,首批车于本年交付买家,计划来年开拓香港市场/袁秀贤摄

大公网9月3日讯(记者袁秀贤)经过多年发展,粤港合作已自主成功研发出一款新型轻量化纯电动中型巴士,并进入产业化,首批量产车将于本月付运买家。该项目负责人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院长宗志坚教授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轻量化纯电动汽车从结构、材料、能源、动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的全新开发,具低耗、性价比高、安全、实用等特点,计划明年开拓香港市场。

记者日前到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採访,首次见到即将投入市场的轻量纯电动中型巴士。该款巴士最高时速为69公里,载客量21人(能源经济性和车价很有竞争力),同场另有开发中,时速120公里的轻量化电动乘用车、时速60公里的轻型电动车等产品。宗志坚表示,上述新型轻量纯电动汽车都採用三新技术─新结构、新能源、新动力。

记者到实验室参观电池测试过程,宗志坚解释,电池管理系统在动力平台中相当重要,通过管理系统确保电池“吃”得多,同时“吐”得多,尽量把储存的电能释放出来。他认为,动力电池组面临最大问题是“短板效应”,因此要通过电池管理技术进行配组、对容量进行监测。

电池“减磅” 耗电自然减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院长宗志坚指,电动车的电池能量密度不足是不争事实,所以应“扬长避短”。研究团队打破“让电池适应汽车”的传统思维,转以“让汽车适应电池”的新思维,大胆创新车型结构,令车重与“改造的电动车”相比轻了约40%。车重减低了,自然地可减少耗用电能,让车子跑得更远。

宗志坚表示,目前电动汽车售价高,普罗大众未必买得起。电动车必须要做到让一般汽车买家负担得起。该所新开发的纯电动中型巴士,车价格约为40万元人民币,比一般改造的电动中巴价格相比也大幅降低。

宗志坚透露,该所与深圳市五洲龙汽车合作将轻量电动中巴的产业化,计划至2015年时达到3000辆的产能规模。今年已有60辆订单,明年有意向订单近500辆。以其价格、能耗等优势,香港市场有发展潜力,并计划明年开拓香港市场。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