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升科技李建忠:钴行业发展及市场展望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时间:2015-11-12 14:02:12
中国电池杂志-中国电池网11月12日讯(陈语 湖北武汉直播报道)11月11日,在2015年第3届中国(武汉)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ABEC 2015,锂电“达沃斯”)上,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会长李建忠发表了题为《全球钴资源现状及发展》的演讲报告,以下是演讲报告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下午好!其实在锂电正极材料(如钴酸锂和三元材料)原料中用得多,而资源又稀缺的不是锂,是另外一个金属,那就是钴。在钴酸锂里面,钴含量是多少呢?大概60%左右,而里面的锂按金属量算大概7.5%左右,做一吨钴酸锂需要钴的氧化物是多少?大约要0.83,而用碳酸锂大概是0.39多一点。三元材料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一个主流的材料体系,在三元材料里面,每一吨三元材料要消耗到碳酸锂0.4不到。在锂、钴、镍、锰这几个金属里面,用量较多,而全球的储存量又稀缺的是钴,所以今天介绍钴的情况。
我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首先是对全球钴产业链介绍,然后再介绍全球钴资源分布和供需情况。再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钴需求的影响,最后谈一谈对我们国家钴资源战略的建议。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全球的钴产业链的结构,从钴来说,整个的产业链上游包括采矿,选矿,然后是冶炼环节,中国国内一般是从事后面的精炼环节,产出的产品包括钴盐和一些金属,然后用钴盐向下延伸做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最后进入锂电池终端消费。我们一些金属钴可以用在超级合金,硬质合金等等。除了以钴为主的矿产之外。还有一部分钴来自于炼镍、炼铜的副产品,产出形式一般是作为湿法冶炼中间品,如粗制碳酸钴、粗制氢氧化钴等等。前些年中国从刚果进口的主要是钴精矿为主的钴原料,现在的原料结构中钴精矿越来越少,湿法冶炼中间品越来越多。钴在中国77%以上是用在了电池领域,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即使从全球来看,钴的用量也有46%左右是用在电池行业,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钴的供应结构这几年发生很大变化,以前一半多是来自原生钴,副产品占比例比较小,特别是中国,以前80%以上的都是钴精矿。但是这几年,情况发生了逆转。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前几年的镍和铜价格比较好,所以镍和铜大量产生,带来大量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绝大部分辗转进入中国。第二个原因,刚果国家法规尽量限制原矿出口,希望要在当地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从2006年到2014年,原生钴占比从原来51%下降到现在6%,也就是说94%都是副产品。
尽管中国缺乏钴资源,但是中国的钴加工业务在全球是最大的。接近全球的50%的精炼钴来自于中国。
下面介绍一下全球的钴资源的分布和目前供需情况。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全球陆地钴储量有1100万吨,非洲刚果金占全球钴资源的一半以上,除了非洲以外,澳大利亚还有一部分,还有古巴有一部分,还有赞比亚,俄罗斯等等。2014年,全球的精炼钴产量8.8万吨。从来源地追溯,全球将近70%的钴是来自于非洲,当然还有17%的是太平洋地区。还有10%是来自于北美,古巴也是比较多的国家。钴矿的供应商分布也非常集中,嘉能可、自由港、欧亚资源和Inco等前四家已经占了65%。
我们再看看全球钴的消费量是多少,根据Darton公司的报告,2014年全球钴消费85600吨,基本上产销平衡。其中3.9万吨用在电池上,第二大的是用在超级合金。所以钴的应用主要是电池上用得比较多一些。
从消费结构上来说,虽然说现在全球的钴用在电池上占46%,可是前几年用在电池上只有22%,用在合金上的多一点,超级合金加硬质合金约1/3。但是到了2014年这个结果发生变化了,将近一半是用在电池上,用在超级合金占18%。
根据Roskill公司的预测,未来钴的需求最近几年保持6%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17年这个需求量已经超过10万吨,而按照CRU的预计,在2020年之前几乎没有太多的新的供应增加。到2019年,全球钴矿总的产出量的在12万到13万吨左右,最终成为精炼钴的量会更少一些,这对于需求来说是比较紧张的。
根据Darton公司提供的数据,大家看到在2015年之前,基本上是供需平衡,可能稍微有一点盈余,并不大,三两千吨的盈余。但受全球大的经济关系的影响,也受镍、铜整个价格走低,把钴价格拉低了。这两年钴一直低迷,但是从2016年开始,这个需求已经出现了大于供应量。
我们再看看中国的情况,中国的情况也是基本供需平衡的,2013年差不太多,稍微有一点缺口。2014年基本上持平,2015年我们今年进口量稍微多了一点,预计今年会有三千多吨的库存,多余的库存加上大环境的影响,造成整个的钴价比较低迷。
我们再看看未来新能源汽车对钴需求的影响,我们知道新能源汽车未来使用材料主要是三元材料,里面就含有钴。日本B3公司的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正极材料大概是15万吨左右,这里边包括钴酸锂,三元材料等等。去年有12万吨,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三万吨左右正极材料。
我们看2015年三元材料的出货量,大概全球出货量6.5万吨,和2014年相比增长了30%左右,其中中国占到了40%以上
中国三元材料集中度在提高,湖南杉杉、厦门钨业、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前四家占了市场的60%。未来市场将被拥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上市公司抢占。
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加速三元材料的需求增长,根据日本B3公司预计,到2020年,预计全球的BEV年产量120万辆,锂电版HEV和PHEV合计是310万辆。此外预计电动大巴产量约10万辆。根据国际镍钴年会报告,估计到2020年,车用三元材料需求将新增20万吨/年,如果按20万吨需求,每年新增加的钴需求量是多少?大概要2.5万吨左右。
我们再看看钴的价格走势,钴最高峰的时候在2007年,2008年初的时候,达到了50美金,这个价格走势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一落到底,最低低于10美金。根据Roskill的预计, 2015年的价格应该有所回升,实际我们看今年价格还是略低于去年。现在是在11美金左右,估计今年年底有可能在10个多一点。但是考虑到2016年以后,如果出现供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相信这个价格会有一个改变。所以行业里面一般都认为今年底有可能到低谷,到明年上半年把这些库存消耗差不多以后,明年下半年有可能出现一个转折。
下面我想谈谈对我们国家钴资源的一些思考,归纳起来咱们国家对钴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个是资源缺乏,依赖进口。第二个是加工大国,消耗大,用量比较大。第三个是我们目前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比较低。钴资源又稀缺,我们用量又大,所以我们国家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应该高度重视钴资源的开发。
第一个,我们国家应该重视并加大在全球钴矿产资源的开发投入。由于我们是没有资源的,近几年一些中国企业花了很大力气到国外去买矿,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几家企业加一起资源量也就是50万吨左右。产量只有几千吨,是我们钴使用量的10%左右,所以未来我们国家要加大对钴资源的开发。
第二个,应该加强我们钴的回收利用。这个蓝的是我们每年的钴消费量,红的是我们的回收量。现在国内每年消耗量都在四万吨左右的金属量,前几年少一点也两三万吨,这十几年,大家都知道手机电池用过两年就没用了。如果我们回收1/3,也有五六万吨的金属量。要做好这个工作,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首先从立法方面要明确我们的回收主体是谁。第二个,要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因为它比较特殊,利用现有的资源回收是收不来的。第三个,国家必须明确配套的一些支持政策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第三个建议,一定要加大我们国家的收储力度。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钴金属的收储,美国、前苏联和日本很早就建立了战略收储,日本是采取了民间的特种金属储备协会,它来负责具体消费,但是钱由政府和民间两部分来出。咱们国家是十二五规划里面才刚开始明确要对稀有金属进行战略收储,在2013年才刚刚启动,收储量不多,今年9月份又收了一次,只有500吨的金属量,比较少,估计明年还会再收一点。
再一个是从国家战略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角度,我们必须要加大收储力度。
以上是一些介绍,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