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关税阻拦中国电池!美方:从东南亚走也不行,若反制就再加征50%!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作者:常青 时间:2025-04-08 16:30:09
美国总统特朗普 图/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全球瞩目的“对等关税”,特朗普政府将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不同水平的关税,关税方案整体高于投资者预期,全球市场震荡加剧。
根据白宫声明,本次关税调整,对任何贸易伙伴的最低对等税率都达到10%。其中,10%的“基准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00:01(北京时间5日下午12点1分)生效,针对特定国家的更高“对等关税”将于4月9日00:01(北京时间9日下午12点1分)生效。
美国加征高额关税的举措,本质上是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延续,也是中美在产业竞争加剧的体现。对等关税落地后,美国对中国平均关税税率已经达到超过64%的高位,对中国出口的“新三样”产品,即锂电池、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的影响颇为严重。
美国深度依赖中国电池 本土企业获先发优势
电池网注意到,此次美国拟对中国加征34%关税,叠加此前2月、3月连续加码的20%关税,以及针对中国电池加征的第301条款关税(25%,动力电池已生效,储能电池2026年生效),中国电池对美出口综合税率飙升至82.4%,创下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的最高纪录。
若此次关税落地生效,中国电池产业链的成本优势将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尤其是储能电池企业,利润将大幅缩水,虽然储能电池的25%(301条款关税)尚未全部生效,生效后综合税率为64.9%,但整体产业格局已经发生改变。
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69.8GWh,同比增长64.9%,其中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45.8GWh,占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的93.5%,中国企业出货量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2.6个百分点。
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高达92.5%,得益于储能电池的全面铁锂化,中国企业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据此前业内人士表示,美国目前的储能系统大部分都采用中国的磷酸铁锂电池,由于中国有着完善的电池产业链,使得中国制造的储能电池从成本方面就可以轻松击败相对稀缺的“美国制造”。此次加征关税,中国电池的成本优势将会被削弱,部分美企可能会因关税而调整供应链策略,减少对中国电池的依赖,这将对中国电池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产生冲击。
4月8日,亿纬锂能就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回应称,目前公司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低于4%。短期看,公司与美国客户主要采取FOB(离岸价)模式进行结算,这种模式下公司不承担关税成本,因此当前关税政策对现有合同的交付不造成成本影响。
亿纬锂能称,将加快完成全球化布局及海外产能建设,强化公司海外工厂的先发优势同时与海外客户做好协同,同时继续发挥公司在CLS(合作经营)业务模式的优势,通过技术授权和服务满足海外客户的电池供应需求。
据了解,目前中国电池企业在美国本土业务占比相对较小,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在美国的业务也多采取技术授权的合作模式。加征关税之后,美国本土制造电池或许仍然没有中企更具有竞争力,但是会促进电池制造商加速在美建厂,以消除关税进一步升级的风险,获得先发优势。
此前三星SDI曾表示,美国对华贸易限制将推高韩国储能电池需求,为公司带来了机遇。公司正在考虑将韩国工厂的一些生产线从三元电池转向生产用于储能系统的磷酸铁锂电池,或将用于承接受到美国贸易政策冲击的中国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此外,LGES也曾宣布类似的调整方案,决定放缓其在美国的电动汽车电池扩张,希望在美国的投资中更加“高效”,包括探索将电动汽车电池产能转换为储能电池。
东南亚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美威胁中方再加征关税
由于进口贸易壁垒问题,事实上,国内的电池新能源产品很少直接出口到美国。从光伏产品开始,到如今的电池产品、电池材料包括新能源整车,国内企业出海普遍借助东南亚、欧洲等地区进行规避风险。大多数供应美国的产品,也多是通过在美建厂或者通过东南亚地区国家等进行生产后再继而销售。
电池网注意到,此次东南亚各国也成为了美国“对等关税”的重点打击对象,进一步围堵国内企业通过第三方国家出口的渠道。
此次加征关税,美国将对柬埔寨征收49%关税;对老挝征收49%关税;对越南征收46%关税;对缅甸和斯里兰卡征收44%;对孟加拉国征收37%;对泰国征收36%;对印度尼西亚征收32%;对马来西亚征收24%......
据悉,目前国内光伏企业大多都通过美国子公司进行组装销售,因此相较光伏产品,美国提高关税的措施对锂电池的影响更大。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美国国内无替代产能,税率相对低的东南亚产品仍然会出口美国,而美国的产业投资商将会为关税买单。同时,对等关税将为中国提供进一步加强与欧盟、东盟等贸易合作提供契机,推动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股市。
财通证券分析,从对等加征关税细节来看,本轮特朗普对中国加征34%的关税,或拖累中国总出口8.5个百分点。考虑到其他大部分国家关税提升幅度小于中国,几乎所有行业相对其他国家的关税劣势均加深。结合进口规模和关税相对差距来看,轻工制造和电子受打击最为严重。
针对美国此次加征关税,中方表示,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美东时间4月7日,特朗普于社交平台上发文,指责中国对美国商品加征34%的报复性关税,并发出威胁,称若中方未能在4月8日撤销这一措施,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的关税。此外,特朗普还表示将全面中断与中方就相关会谈事宜的沟通。
这一强硬表态被视为特朗普重掌贸易政策主导权的标志性动作,也令本已紧张的中美关系雪上加霜。4月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发表谈话:“中方注意到,美东时间4月7日,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如果美方升级关税措施落地,中方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大通警告称,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重压下,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出现收缩,经济恐将步入衰退。
加征关税后,美国采购中国电池的成本将直线上升,包括一些储能系统组件、电池设备等等同样会推高,可能使美国部分项目面临成本大涨的局面。此次加征关税,对于美国电池业务的影响也非常之大。
当地时间4月7日,《华盛顿邮报》援引两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在过去的周末,美国政府效率部门负责人、全球首富马斯克直接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了撤销新关税政策的呼吁。报道称,马斯克的尝试没有成功。
结语:
整体来看,美国对等关税对中国电池新能源部分企业而言,短期阵痛难以避免,但中国新能源产业已形成“技术-产能-资源”三位一体的竞争优势,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国内光伏、电池企业表示,加征关税对公司海外业务影响不大。美国关税壁垒,或将加速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格局重构,但难以逆转中国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输出”的升级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